耽美小说 > 都市小说 > 离婚后,我能听到未来的声音 > 第704章:国家名片
    “陆总,马总,聊什么这么起劲?”
    突然传来两道爽朗的笑声,沈鹏坐在两人中间的位置,周鸿伟坐在陆良旁边。
    “沈总,周总,你们也来的挺早。”老马笑呵呵,对刚刚的话题闭口不谈。
    因为他隐隐猜到陆良的意图,不想任何人来掺和他们俩的好事。
    “现在都快十点,也不早了。”
    沈鹏努努嘴,看向舞台一侧。
    就在陆马两人交谈之际,市里京里的领导都过来了,准备上台致辞。
    “马总,找个时间再聊。”陆良打了声招呼,并不排斥跟老马合作。
    老马在行业深耕细耘多年,支付宝在国际市场也享有一定的话语权。
    两人合作就是线上线下大结合,产生的效果绝对是一加一大于二。
    前提是老马自己不要作死,免得到时候把他给连累了。
    “再聊。”老马微笑顿首。
    沈鹏面露思索,反观周鸿伟就率真多了,他挤眉弄眼问道:“聊啥?预我一份呗。”
    一个是国产第三代商业教父,一个是国内最会赚钱的人,两人合作,只要参一股,想亏都难。
    “听说哪吒最近卖的挺好的?”陆良笑着问,显然不想跟他深聊这个话题。
    周鸿伟也不是愣头青,暗叹一声,接过话茬,顿时骂骂咧咧:“好个锤子,这个破名字,我早晚要让方云舟改掉。”
    “取都取了,就别老是名字抓住不放。你最近不是也去试驾新款哪吒l?”
    陆良突然被自己逗笑了:“抱歉,说错了,是试坐,我记得你不会开车。”
    四十多岁的年纪,四肢健全,身体无恙,还有钱有权。
    如果是被吊销驾照,终身禁考还能理解。
    但他连驾照都没有,更不会开车,全国估计都找不出几个。
    “陆总,你要是聊这个就没意思了。”周鸿伟脸色一黑。
    “不好意思,还是安静听领导讲话吧。”
    陆良嘴角带笑,他就是故意刺激周鸿伟,免得老是找他交头接耳。
    毕竟他俩真不熟,当初还因为哪吒要采用百度的车机还是天星的车机,两人还闹得很不愉快。
    转瞬间,时间也来到十点,领导们依次上台致辞,台下众人配合鼓掌。
    陆良悄咪咪打了个哈欠,如果不是好奇老马的想法,他根本不会参加会议。
    明明就是为了让魔都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一流的金融中心。
    一句话能讲完的事,非要复杂化。
    但也不得不佩服这些领导,明明都在说同一件事,但话术都不一样,如果是毕业论文,查重率估计不到5%。
    不过也不全是废话,还是有点干货。
    比如对新金融的政策收紧,多次提出的风控管理,是个app就能申请牌照,并放贷的好日子,估计一去不复返。
    而且还着重讲解了人民币国际化,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新经济体系发展,代表人民币还会跌。
    也是为了应对老美加征关税的影响,因为丢失了很大一部分的外贸市场,只能从其他国家找补。
    人民币升值,利进口,不利出口,只有人民币贬值,才能利出口,但相应的不利进口。
    “天下兴,百姓苦,天下亡,百姓苦。”陆良用自己才能听到的声音,小声说道。
    货币贬值,进口材料上涨,虽然有利商品出口,但最终买单却是本国民众。
    他们还不知情,只会偶然感叹一声,现在的钱,越来越不经花了。
    陆良认真听着,时而翻开随身笔记,记录一些可能会用到的关键词。
    殊不知在他邻座的邻座,老马脸色越来越难看,他感觉受到了针对。
    对新金融的政策收紧,直接打击的就是蚂蚁金服,还有快速发展的网商银行。
    这不亚于,一个人在跑道上肆意的挥洒青春和汗水,享受运动的快乐,迎面突然泼来一盆凉水。
    半个小时后,领导们致辞完毕,给本次峰会定下了几个基调。
    绿色金融、金融开放、资产管理、金融科技等多个主题。
    郭昌广作为大会承办方,成为首位登台演讲的企业家。
    而他除了是承办方之一,同样也是网商银行的第二大股东,持股占比25%。
    所有言论就像在为接下来,老马的演讲做铺垫,很快就轮到老马上台。
    陆良眯着眼睛,看到老马脸色异常,隐隐闻到空气中好像开始散发火药味。
    “我听到的没有风险管理,只有对风险的厌恶。”
    老马果然没有让陆良失望,面朝众人躬身一礼,然后直接开炮。
    他振振有词:“都什么时候了,为什么我们的金融监管,还保持着以前的当铺思维?”
    “十年前,我曾在一次公开演讲中说过,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
    “时过境迁,我们做到了,曾经银行手续繁琐,汇款收费,已然成为过去式。”
    “明明我们民众的生活,因为改变而变得更好,为什么又要倒退回去?”
    每个出色的演讲者,都善于把自己的诉求包装成公众的诉求,也善于把市场推动的成果包装成自己的功劳。
    老马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陆良眉头紧锁,因为听出了老马的试探之意,但他在疑惑,老马在试探什么?
    “15年至今,这三年间,是新金融发展阶段,因此我们也诞生了非常多优秀的金融从业者。”
    老马话锋一转,又讲起金融开放的好处,顺便点了一下某人。
    虽然没有直呼其名,但在场众人目光却下意识看向第一排的陆良。
    三年间,涌现非常多优秀的金融从业者,但优秀,谁又能优秀过陆良?
    毕竟他坐在大会的第一排了,左边是360红衣教主,右边是国产投资教父。
    陆良面露微笑,神色如常,
    但心里已经把老马骂了八百遍。
    自己头铁,要去挑战国内金融的监管体系,但别把他也带上。
    陆良可不像大强子那么好脾气,被老马说一句,阿里的存在是为了培养出更多的京东,结果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但凡老马要是敢继续拿他说事,就别怪陆良待会上去戳他轮胎了。
    因为他听出老马在试探什么,这家伙接下来肯定有更胆大包天的计划。
    今天的言论,只是后续计划做铺垫。
    网商?
    还是蚂蚁?
    暂时不得而知。
    不过应该善终不了。
    陆良笑眯眯,就像认真听课的学生,只是眼底时而闪过寒光。
    老马看到他的眼神,心头一凛,很多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也意识到自己的言论有点过了,毕竟陆良可不像监管那群人那么好说话。
    虽然老马抨击国内的金融监管,但他也很清楚,监管面对他们,向来采取疑罪从无的怀柔政策。
    只要没做,就是没有。
    哪怕裤子都脱了,抵在门口。
    只要真的没有进去,哪怕只是蹭蹭,罪名都不可能成立,也不会被强制叫停。
    但陆良可不会等到他脱裤子。
    但凡他有解开裤腰带的动作,以他的性格,说不定就直接把他设为敌人,之后的合作更是别想了。
    因为老马是新金融理念的开创者。
    他讲这些话的含义,就想让那些监管领导知道,一旦对政策收紧,以后再也不会出现像陆良这样的人。
    这话在别人听起来,也会认为是他开创了这个时代,所以才诞生了陆良。
    显然,陆良听出这几层意思,也洞悉他的意图,所以才对他发出了警告。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国家是缺乏金融系统的风险,而不是金融系统性风险。”
    “这就像老年痴呆症和小儿麻痹症,虽然症状看起来很像,但实际差别很大。”
    “如果小孩子吃了老年痴呆的药,不光会得老人的病,还有很多见都没见过的病会冒出来。”
    老马继续说着,他的真正目的也渐渐浮出水面,剑指巴塞尔协议体系。
    否定其作用,认为还不够开放。
    “资本的充足率……”
    沈鹏轻声自语,陆良听到了,这话像一根线,一下子串联所有蛛丝马迹。
    巴塞尔协议体系,主要有三点,资本充足率、风险管理,以及市场纪律要求。
    其中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规定银行必须持有的资本与其风险加权资产的比例,以确保银行有足够的资本来吸收潜在的损失。
    说白了,贷款需要有资产抵押,如果没有资产,银行的抗压能力几乎为零。
    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但老马却站在贷款者的角度,而不是站在放贷者的角度抨击这个体系。
    因为蚂蚁金服,除了是放贷者,同样也是贷款者,它吸收支付宝用户数千亿资金,却没有与之对应的资产进行抵押。
    “太快了,不应该在这个时候的。”
    一排的末尾,郭昌广面色凝重,显然事件演变至今,已经超乎他的预料。
    因为在他们计划中,今天会议主要是铺垫,并试探国内金融监管的态度。
    他们的真正想法,还不着急在这个时候暴露出来,因为计划还不够完善,也没有挟持到足够多的资金。
    讲台上,老马好像心有灵犀,看了一眼郭昌广,但突兀的又看了一眼陆良。
    他也知道太快了,但时不待我,再不加速布局,以后可能就没有机会了。
    以前他的地位无可取代,在白宫做客,在联合国当官,受到各国领导接见,说是东大在世界的一张名片也不为过。
    可是陆良横空出世,在国际市场享有跟他一样待遇,甚至影响力还超过他。
    关键这家伙在国内赚到第一桶金,就跑到国际市场翻云覆雨,不再回来了。
    只在留下溇水新能源产业园区,还有天星园区等重型利国利民的优质资产。
    哪怕现在跟国际资本关系不清不楚,还收购纽约的一家投行,但他没有影响到国内的金融体系。
    就连老马自己也不得不承认,陆良比他更加适合当那张名片。
    所以他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