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美小说 > 都市小说 > 三国从海岛屯田开始 > 第703章 弥补缺陷
    第703章 弥补缺陷
    对于刘范的选择,司马懿没有半分的意外。
    甚至就连李严、张松二人的抵制,以及黄权、董和的暗中维护,司马懿都猜到了。
    因此,在进入大汉之后,司马懿很顺利的融入了大汉的体系之中,并且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内,成为了刘范麾下文臣的核心。
    李严和张松的性格,自然是不会愿意就这么配合司马懿,甘为绿叶。
    但奈何,司马懿所带来的一切改变,都是他们从未曾知晓的,换做他们根本无从下手。
    而且刘范如今已经成长为了一个极具魄力的雄主,对于司马懿没有半分的排斥和怀疑。
    但凡司马懿提出的政策,无有不从。
    只是在私下里对李严和张松要求的更高了些。
    毕竟司马懿此人,刘范把握不住,就此舍弃却也不可能,除了听之任之,就只能靠着麾下的文臣进行制衡了。
    但是奈何,如今的司马懿尚处于成长状态,李严和张松等人也没有成长到原本的地步啊!
    尤其是张松,其能力本身就相对狭隘,很多时候甚至还不如其兄长张肃。
    刚开始的两个月,在司马懿不甚熟悉刘范麾下情况的时候,他们还能勉强的跟上司马懿的脚步。
    可是随着司马懿越干越顺、越干越多,他们就开始跟不上节奏了,慢慢沦为了学习状态。
    刘范在无奈的同时,心中也是兴奋无比。
    司马懿对于他而言是一柄双刃剑。
    虽然自己把握不住,但这柄剑越锋利,对于当下的局面就越是有利。
    他掌控的大汉,在内政方面一直相较其他六国存在着不小的短板。
    内政上的差距很多时候容易被史书忽视,但却是的的确确存在的,而且极其重要。
    汉初三杰,萧何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另外两位,甚至在按军功封侯的时候,萧何还位列首位。
    在同样的资源下,顶级内政臣子的存在,能令其势力发展的速度远超他国。
    而这背后,就意味着更多的精兵、更多的粮草、更强的动员组织能力……
    这些优势本就非常重要,相互迭加之下,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所以内政臣子才是一个大国的根基。
    三国后期的蜀国,有没有诸葛亮根本就是两个样子。
    在刘备将蜀国一把火差点断送的后,诸葛亮在短时间内就稳住了局面,而且并使得蜀国迅速发展。
    刘范麾下的谋士并不算少,在内政方面的能力也还算不错,但是终究是缺少一个顶梁柱般的人物。
    司马懿的到来恰恰弥补了这个缺陷。
    而其效果也是极其显著。
    司马懿的改革大刀阔斧却又润物无声,表面上看来大汉没什么太大的变化,只是在立法、吏治、农耕、民生等方面进行了微调。
    但似是李严这种对于内政还算擅长的二把刀却是叹若观止,只觉得如一粒蜉蝣见青天一般。
    甚至一度被打击的有些道心碎裂。
    司马懿如此年轻,双方之间的差距竟然如此之大,简直令人绝望。
    最后,还是司马懿开解了他。
    司马懿虽然有能,但却也不至于较之李严等人强上不止一个档次。
    之所以如此骇人,完全是因为以前的积累多。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
    除了天赋和能力,经验这种东西,同样也是极其重要。
    司马懿这些年,不是泡在十二政部,被陈宫、张昭等人调教,就是在稷下学宫向百家宿老求教。
    <div id=“pf-15812-1“ data-format=“audio“ data-lazy=“false“>
    空余的时间,都在与诸葛亮、陆逊等人斗法拌嘴中度过了。
    可以说,在理论方面的积累极其深厚,有着诸多独到的想法。
    如今终于有机会施展,司马懿自然是不遗余力。
    毕竟也就是在刘范麾下有这种机会了,日后返回中原,他又得处处受诸葛亮掣肘。
    哪怕在贵霜周边,有着世家豪强的制衡,他也不可能肆意妄为。
    看着大汉的发展如火如荼,其余六国也是心中焦急。
    与他人比较是人的本能,谁也逃脱不了。
    哪怕尽力的去克制,也不可避免的会陷入其中。
    就像是后世之人一样。
    不说别的,哪怕再穷,吃饱穿暖、衣食无忧还是没问题的。
    而这,放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是何其的幸福。
    单是往前百年看,依旧是如同天堂与地狱的差距。
    但人是会对比的,物质的相对富足并不能填满人的心。
    如今的其余六国也是如此。
    被刘范这样一个小老弟遥遥领先,换谁谁也咽不下这口气。
    本以为靠着这段时间拉近的差距,再发展一段时间,能够迎头追上。
    毕竟刘范麾下的文武阵容确实是差了些,哪怕刘范剑走偏锋,也不可避免的在绝大多数方面的发展都处于相对迟缓的状态。
    可谁知道刚看到希望,司马懿这厮掺和了进来,为刘范堵上了这个漏洞。
    田承寿端得不为人子!
    六王不禁纷纷暗骂。
    哪怕是司马懿自己请愿的行为,六王也将这口锅牢牢的扣在了田泽身上。
    毕竟这事是田泽默许的。
    更准确的来说,这事是大齐上下一起推动,田泽只得默许的。
    司马懿最突出的不是他的政略或者军略,而是他的政治能力。
    仿佛与生俱来的本能一般,对于政治上的纵横捭阖、揣度人心,司马懿无师自通。
    即便身在中原之外,司马懿依旧对于朝中的局势了如指掌。
    大齐的朝堂才是他最向往的舞台,如今的积累都是为了日后步入这个舞台而作出的积淀。
    大齐如何,对司马懿是次要的,自己能够从中取得什么利益,才是司马懿真正关心的。
    人性使然,这种情况哪怕是田泽也无法控制。
    田泽麾下的臣子同样是各有各的坚持和私心。
    司马懿敏锐的察觉到,相助刘范,不但能够有一个施展的空间,而且能够取得大齐上下众多臣子的支持。
    田泽并不在意七王的崛起,但是大齐上下都很介意。
    当你的身边存在一股不属于你掌控的势力,无论他对你的态度如何,威胁已经产生了。
    大齐上下自然是本能的会选择压制。
    而刘范,恰好是最适合出手的那个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