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 第四届泛太平洋科学会议!李教授来狮城!南洋震动!世界瞩目!
婆罗洲,物理研究所。
李奇维伏案疾书,时而眉头微皱,时而恍然大悟。
要是有物理学家能看到纸上的内容,一定会震惊的目瞪口呆。
“宇宙中没有粒子、没有波动,一切都是场的激发和运动!”
仅仅这一句话,就颠覆了几百年来物理学的根基,也颠覆了量子力学的传统认知。
简直惊世骇俗!
没错,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量子场论!
它把经典场论、狭义相对论、量子力学,三者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描述宇宙的颠覆理论!
可以这样说,量子场论就是量子力学的终极进化。
量子场论认为,宇宙中存在着无处不在的场,它弥漫在整个空间内。
粒子就是场的量子激发,就好像水波会撞击出水一样。
每一种粒子都有自己对应的场,粒子的产生和湮灭等过程,其实就是场的变化作用。
光子对应的是电磁场,传递的是电磁相互作用,由量子电动力学描述。
w/z玻色子对应的是w/z玻色子场,传递的是弱相互作用,由电弱统一理论描述。
这里注意,弱相互作用没有自己的“量子xx动力学”。
因为其在高能状态下,与电磁相互作用能够被统一,所以被纳入了更高的电弱统一理论中。
胶子对应的是胶子场,传递的是强相互作用,由量子色动力学描述。
此外,电子有电子场,但是它的场可以被纳入上述的三大框架中,所以也没有特定的动力学理论。
以上就是后世量子场论的主要内容。
其中,量子电动力学、电弱统一理论、量子色动力学,三者依次诞生,是核心中的核心。
它们的诞生,凝聚了无数绝世天才的努力和汗水。
量子电动力学(qed,20年代-40年代):海森堡、泡利、狄拉克、汤川秀树、费米、施温格、费曼、朝永振一郎.
电弱统一理论(gsw,40年代-60年代):杨振宁、李政道、米尔斯、格拉肖、萨拉姆、南部阳一郎、希格斯、温伯格
量子色动力学(qcd,60年代-至今):盖尔曼、茨威格、弗里奇、格娄斯、维尔切克、波利策
这其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后世赫赫有名的超级大佬。
量子场论对三种基本相互作用的解释图景,就称为【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简称标准模型。
标准模型是关于目前已知的所有基本粒子的物理学终极理论。
该理论认为,宇宙中的一切物质,都是由模型中的基本粒子构成。
而这些基本粒子之间的动力学和相互作用,就由对应的量子场论来描述。
所以,可以看出,量子场论就是标准模型的数学基础和理论框架。
注意,目前物理学界已经公认量子电动力学和电弱统一理论是毫无争议的。
因为这两个理论所预测的现象和实验结果完美吻合,精度达到了“非凡的地步”。
但是量子色动力学由于发展时期还较短,且涉及到了极其神秘莫测的“夸克”,正确性有待进一步验证。
所以,它目前还只是描述强相互作用“最有力的候选者”。
到这里,也许有人会问:
“那引力呢?”
“怎么没有描述引力的量子场论?”
当然有!
只要是个稍微有点强迫症的人,按照对称的理念,都会认为存在引力子。
大神们也是这么想的。
标准模型认为,引力子对应的是引力场,传递的是引力相互作用。
可惜,物理学家用尽了所有手段,看到了宇宙尽头,也没有发现引力子的踪迹。
就好像它是游离在标准模型外的幽灵一样。
所以,现在主流物理学界已经把引力排除在了标准模型之外。
大家的目标是把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三者统一,即所谓“大统一理论”。
标准模型的完美状态就是大统一理论。
这也是所有物理学家毕生为之奋斗的目标。
就目前的发展进程看,难度不小!
这里澄清一个误解和谣言。
后世经常有某些扯淡科普自媒体大肆宣扬:“杨振宁统一了三种力”、“杨振宁完成统一理论”。
这种说法是肯定错误的。
杨振宁的贡献,是在于为量子场论提供了一种数学方法。
这种方法是专门描述相互作用的。
电弱统一可以用,量子电动力学也可以用,甚至如果有量子引力动力学也可以用。
但数学方法和物理理论是截然不同的两个存在,不能混为一谈。
否则,牛顿发明了微积分,难道用到微积分的物理理论都是牛顿的贡献吗?
尊重一位伟大科学家的最好方式,是清楚地知道他的贡献对于科学体系的作用,而不是尬吹。
再继续。
而如果有谁能把引力也统一起来,这就是超越了标准模型,是为“万有理论”。
目前万有理论最有力的候选者就是大名鼎鼎的“弦理论”。
当然,弦理论又可以细分出很多区别,这里不再细提了。
后世很多人熟知的爱因斯坦提出的“统一场论”,只是想统一引力和电磁力而已。
虽然他最后失败了,但是他的思想和方法到现在依然有借鉴意义。
总之,爱因斯坦的“统一场论”是过去式,现在不提这个名词。
取而代之的是以标准模型为基础的“大统一理论”,成为绝对主流。
而还有一部分人,心心念念着统一四大基本力的“万有理论”。
“呼!”
李奇维停下手中的笔,轻轻呼出一口气。
经过几天的思考和总结,他终于把量子场论及后续物理学的核心内容梳理完毕。
他不由得感慨一声:
“我这是要以一人之力,与一百年来的所有绝世天才争锋啊!”
因为他的万有理论,是从未有人走过的道路。
而现在,他要用量子场论中的量子电动力学拉开这场大幕!
几分钟之后,王正阳走了进来,他的手中还拿着一迭资料。
“校长,刚刚境外单位负责人盛景然先生送来了第四届泛太平洋科学会议的计划表。”
“请您过目。”
如今婆罗科学院也开始运转起来,每个人都各司其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盛景然作为负责对外交流的负责人,他代表着婆罗科学院这个科学团体。
所以,承接和参加各种国际会议相关任务,都需要他的协调。
当然,他还需要和钱五师、何育杰等人商量,具体安排哪些人参加。
泛太平洋科学会议是李奇维主导成立的国际会议。
凡是太平洋沿岸的一圈国家,都会收到邀请。
主要有:华夏、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樱族、菲律宾、越南、印度等十几个国家。
当然今年还会加上一个婆罗洲。
婆罗洲因为李奇维的存在,在科学界的地位极其特殊,也可以单独参加。(憋屈啊,写的小心翼翼)
第一届会议曾在华夏的上海举行。
而今年正好是第四届,举办地点在南洋的狮城,时间是6月1日至5日。
该会议是一个容纳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医学等各理工领域的大型综合性学术会议。
自从开办以来,受到了广泛的好评。
但是从知名度和影响力看,还是不如欧洲的一些国际会议。
没办法,这个时代,欧洲科学中心的地位,不容挑战。
哪怕有着李奇维的加持,短期内也不可能有太大改变。
此刻,李奇维接过会议资料,看了起来。
这一看,吓了一跳!
参加的国家相比之前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人数却扩大了不止一倍!
第一届泛太平洋科学会议的参会人数只有100多人。
而本届会议的参会者达到了惊人的500余人。
甚至单单樱族一个国家就派出了约200人的科学团,简直骇人!
李奇维既惊讶又疑惑:
“樱族这么狂?”
“这是准备在亚洲秀肌肉吗?”
真实历史上,也有一个太平洋科学会议。
不过那个会议的内容不仅是讨论科学,也包含政治、文化、经济等内容。
而樱族每次都是参会人数最多的国家,别的国家都是十几人,人家直接一百起步。
由此可见,其想在亚洲称雄之心,各方面都要争个第一。
这让李奇维有点不爽啊。
忽然,他露出一丝恶趣味的笑容。
正好他马上就要发表关于量子场论的论文,为理论物理带来曙光。
“既然如此,干脆就在这次会议上宣布吧。”
于是,他对王正阳说道:
“名单没什么问题。”
“你让盛景然安排一下,我也要参加第四届泛太平洋科学会议。”
“听说狮城那里,咱们南洋华人很多,正好我去看看。”
哗!
王正阳闻言一惊!
校长竟然要亲自参加会议。
乖乖,这可是了不得的大事!
绝对能引起亚洲乃至全球科学界的轰动。
“好的,我立刻去通知。”
——
1926年5月1日。
第四届泛太平洋科学会议的消息公布,亚洲科学界立刻躁动起来。
三年一次的会议是泛太平洋国家之间最好的交流渠道。
因此,每个国家都非常积极,派出自己的科研人员参加。
虽然欧洲佬们始终看不上这个会议,但是一点也不妨碍会议的热烈氛围。
就在无数人摩拳擦掌,想要在会议上大展身手,或是提高国家荣誉时。
一则劲爆至极的消息传开!
“布鲁斯教授将要参加本届泛太平洋科学会议,并会在物理分场作学术报告!”
消息一出,泛太平洋科学界瞬间轰动了!
所有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天啊!”
“这是真的吗?”
“布鲁斯教授竟然要来了!”
“那我一定要参加,一定要去听布鲁斯教授的报告!”
“咦,你不是学的地理吗?”
“你懂什么?地理物理是一家!”
“.”
此前三届会议,李奇维都没有参加,唯独参加了这一届。
可见这种机遇是多么难得。
而且,学术界公认,聆听布鲁斯教授的演讲,获得诺奖的概率能提高5%。
如此怎么能不让人疯狂。
很快,全球科学界都震动了!
欧洲的学者们,无不惊讶:
“omg!”
“怎么可能!”
“布鲁斯教授是何等存在,他怎么会参加这种会议。”
“虽然我没有贬低的意思,但是这种层次的学术交流,真的能引起布鲁斯教授的兴趣吗?”
“而且他还要作学术报告,肯定会提出新的理论和见解。”
“该死啊!我也想去啊!”
可惜,这是泛太平洋科学会议,根本就没有邀请欧洲国家。
所以没有人能拉下脸硬去凑。
而英国荷兰两国,因为在南洋有殖民地,理论上而言,这两国是可以参加的。
不过,卢瑟福、洛伦兹等大佬们,并没有决定亲自前往。
他们只要守着会议结果就行。
“布鲁斯,这一次你又会带来什么新的震撼吗?”
众人全都期待着。
这就是李奇维如今的威望!
他的一个临时决定,就搅的整个科学界风起云涌。
樱族。
长冈半太郎听到这个消息后,“噌”地一下站了起来。
“仁科,你安排一下,我要亲自带队物理团队!”
仁科芳雄也很激动。
他没想到李教授竟然会参加会议,而且还要作专业报告。
仅此一项,本届会议的含金量就已经高到天上了。
“放心,老师。”
长冈半太郎看向窗外,嘴角露出一丝微笑。
印度。
拉曼和玻色皆是不敢置信。
“又能聆听布鲁斯教授的报告了!”
“真是太幸运了!”
美国。
康普顿笑的非常开心。
“又能去看训哥了。”
“我要去参观他的实验室,到底在研发什么牛逼技术呢。”
“另外,还要和那个赵忠尧聊一下,小伙子帮了我大忙。”
康普顿盘算着亚洲之行。
当然,最重要的事情,肯定还是听布鲁斯教授的报告。
无数人都在翘首以盼,等待着会议的到来。
而此刻,风暴的中心,扼守马六甲海峡的狮城,更是陷入了一片疯狂之中。
“李教授来狮城了!”
所有南洋的华人势力全部震动,齐聚狮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