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蟜恐成了最大的受害者, 痛失亲爹位。】
    此话一出,“噗——”那边一口水刚刚进嘴还没咽下去的太史,此刻直接喷出来。
    “太史大人?”
    “咳咳, 我没事。”太史赶紧打住, 甚至人都已经背了过去, 免得情绪太外泄。
    子婴是长公子儿子这玩意, 实在有点过于突破常理。
    别说这玩意, 太史都是没忍住, 身为当事人的扶苏,即便是向来脾气好, 待人温和,此时此刻听了这种东西,那脸色也是跟打翻了色缸, 乱七八糟汇成了一种色。
    子婴更是满头问号:???
    这是什么玩意儿!
    “谁在”
    “子婴!”扶苏压制那心态, 直接上前一步直接抓住子婴,“你说的有理, 日后的事情, 也要多仰仗你了。”
    子婴那面色实在不好, 但是眼瞧着扶苏如此, 子婴也不由得更加疑惑。
    【哎, 果然自家没有史书传世, 那真的在后世之中什么事都会出现, 就突出一个天马行空。】
    【虽然这个其实源于广大人民群众纯真质朴的心态。】
    也就是在此刻,子婴也注意根本没有人说这话, 这声音也不是从某个方向而来,纯粹地出现在耳边,仿佛空中突现, 甚至带着几分神异之声。
    “子婴,日子还长,你一点点来。”扶苏深吸了一口气道。
    子婴听着扶苏的话,隐约感觉,好像,不需要一点点来了。
    后世如何,斩钉截铁。
    这东西是应该随意出现在寻常人口中吗?
    更何况,是这等神异之能?
    而也就是在此刻,林朝冲着扶苏走了过来,“见过长公子。”
    不得不说,身似松柏,礼节周全。
    但问题是这里的人说多不多,说少不少。
    但是真说是这里这些日子次次都能够站在朝堂上的却是实在不多,事情当前,那神仙究竟是谁,只有一个答案——
    那就是眼前人,秘祝,林朝。
    扶苏明白了,父皇要让秘祝也参与其中的深意。
    是为了助他一臂之力,也是为了反其道而行之。
    但是就今天这东西,实在是有些太难消化了。
    扶苏深吸了一口气,父皇,这份重担,太沉重了。
    沉重到,能够差点多出来一个比我还大的儿子。
    子婴:……
    我也感觉很沉重。
    那边的太史终于知道为什么奉常会被罢官,为什么太祝郁郁寡欢。
    事情当前,扶苏试图把那异样压下去,试图当做无事发生,“秘祝大人无须多礼。”
    “说来,眼下的事情,秘祝可有什么想法?”
    “需要我去祈天吗?”
    “这个倒是不用。”扶苏赶忙道,“只是眼下的事情,多一个人,说不得能够多一个想法。”
    “我觉得监书说的就很好。”林朝当即道。
    “还有吗?”
    “历代太史所著,理应为正。”林朝正色道。
    太史:你之前可不是这么说的。
    “那你呢?”
    “我也一样。”林朝坚决拒绝长出大脑。
    【你们都已经把这件事提到家国之重了,这要是不这么办,都能奔着六国复辟去了,都这样了,别人还能说什么。】
    “……”扶苏。
    我倒是也没有真的这么想,只是眼下这种法子最省心省力,而且生不出什么异议罢了。
    不过就自家秦史那些不记日月,文略不具这种东西,还是不要的好。
    但是这个就是日后的事情了,当前局面扶苏也只能咬牙认了下来,“秘祝说得对。”
    再看看那边原本还争论不休的一位位官员,此时此刻,那一个个不说是如同踩在云端,那也是欣喜鼓舞。
    仙人就在他们中间!
    来这边叫什么私密著史?叫什么纯粹立字?
    这分明叫好事加好事!祖坟冒青烟!
    然后就在定下总体基调的开始分门别类规整资料的时候,就听见了那边,[假如孔子所有弟子一起掉河里了,孔子会救谁?]
    ……
    ……
    ……
    儒生:谢谢,这不是我们想要的祖坟冒青烟。
    这玩意能不让我们听见吗?
    我们儒家先贤为什么会掉水里?
    掉水里不能自己出来吗?非要孔子去救?
    孔子多大岁数,弟子多大岁数?
    而且你知道孔子有多少弟子吗???
    三千那都是虚数!
    这么多人这一起掉河里,那河是什么河,黄河吗?
    这是谋杀吧?!
    但是别管他们如何想,林朝那边看得非常认真。
    眼下倒是还有其他学说幸灾乐祸,不过很快他们就高兴不起来了。
    因为掉河里这套玩意,虽然没有出现在他们身上,但是却是出现了各种奇怪变种。
    听的人逐渐想要把耳朵塞上。
    作为主管此地的扶苏眼瞧着众人如此,欲言又止,止言又欲,最终叹了口气,站了出来,试图救大家于水火之中,“秘祝大人。”
    “嗯?”在一旁林朝看向扶苏,“长公子有事吗?”
    扶苏憋了半天,最终道了一句,“吃了吗?”
    “啊?”
    “我是说,都已经这个时辰了,也该用膳了,不如先用膳后再继续?”扶苏道。
    此话一出,林朝那眼睛都亮了,看扶苏怎么看怎么好,“公子所言有理。”
    【长公子人果然很好啊,如果我不是在这里上工的话,就更好了。】
    扶苏听了这话,感觉这位神仙,好像比想象中的都更好相处些。
    不过坏消息是,这饭显然不能一吃就是一天,
    当天,没有人能够高兴地走出刚刚建立的御书院。
    即便是扶苏,他和子婴虽然都已经尽力无视那东西了,但是那两人相处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还是多添了几分怪异。
    别人不说,扶苏是打定主意,史书这东西一定要修好,这东西修不好,或者有漏洞的话,这里面谁知道还能够衍生出来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
    别说他身上了。
    列祖列宗也不行啊!
    只不过若是如此的话,所用的竹简,必定极多,此刻扶苏不由得想到了那纸张。
    也罢,先写,日后再精简,若是有缘……
    或许可以不用精简再精简。
    至于林朝,也没有很高兴地走出御书院,倒不是别的,主要是——
    满朝文武学小篆的令下来了,他也要记小篆。
    小篆好看吗?
    好看。
    好学吗?
    只能说……
    就算是有基础,对这玩意,那也是需要些精力的。
    一想想,林朝就头大。
    但是人的悲喜并不相通,御书院绝大部分人,就是创这个字的人。
    他们自然无需再多记一遍。
    甚至林朝好几天后回奉常府的时候,脑子里面都是这东西。
    正巧李斯来奉常府找王绾,就听见,那金石之声道,【小篆可是号称犹夫千均强弩,万石洪钟,可谓是精妙绝伦,尤其是李斯的字,篆高神品,秀爽天骨,你不觉得看着也很好看吗?】
    【的确,李斯是秦代大书法家不假,他写出来那东西,看着是很好看。】
    此话一出,李斯心下一动,相比较在这里闻神异之士语,他现在的重点更是在神仙都在称赞于我之字,这种感觉实在是极为不错了。
    只不过李斯还没高兴多久。
    就听见那边道——
    【但是这玩意在很久之后,最大的用处是刻章与历代防伪与雕刻,又或者当封皮使。】
    “?”李斯。
    【当然,这玩意也的确有极大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一同定下千秋伟业。】
    【可这东西别说日后了,就说现在,小篆用不了多久,那也是上层用小篆,下层人均奔着隶书去了,而且甚至在后世中传着传着隶书这种下层潜规则都成秦代的官方文字了,归根结底人人都和李斯一样当打印机一样,到底是太超前了。】
    【可是横平竖直,就是很好看,比你们那个隶书好看。】系统反驳。
    【我也没说不好看。】林朝道。
    “……”李斯。
    虽然不知道打印机是什么,但是听着这个东西,李斯心情还是不太好,我刚刚在铺开小篆,倒也不必这么打击积极性。
    而且那个隶书是什么?
    天有二日不成?
    【说来隶书也是小篆的变种,眼下小篆越发铺开,你喜欢的隶书大抵也很快就要出现了。】系统道,【所以,这么算来,还是小篆最好。】
    闻言,李斯舒服了。
    小篆变种,那还是小篆。
    虽然听着是另起炉灶了,但是本质是一个东西。
    随后李斯目光看向周遭,倒是没见到什么神异之士,反倒是一眼就注意到了王绾就站在那边,一手背在身后,望着远处的树木,却也完全不像是纯粹看树,看起来面色实在谈不上一句好而已。
    李斯见状,当即走了过去。
    不过这一幕,不仅仅李斯看见了,林朝也看见了。
    正赶上太祝也过来禀告凶礼之事时,就听见那边道——
    【说起来,老丞相,不,老奉常怎么看着这么不高兴?】
    【李斯嘲讽他了?不至于吧?李斯就算是不怎么样,但是也还不至于这样吧?】
    刚刚走进没两步,甚至还没来得及开口的李斯:……
    谢谢你,在这件事上,还给我留有了一点面子。
    但问题是,我到底哪里看着不怎么样了?!
    而且我刚刚到这里,甚至还没来得及打招呼,这东西怎么说也算不到我头上吧?
    至于太祝那边,太祝的脚步有些犹豫,这是过去,还是不过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