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么说事是敲定了。
    当然, 找黑大爷吃饭,调料是有了,食材也是必不可少的。
    趁着黑大爷没走, 林朝就去解决食材问题了, 一切可谓是水到渠成。
    也就是在路过的时候, 王离一眼就看见了林朝。
    可以说, 自打那马鞍之事后, 王离对林朝的好感飙升, 如果说之前还是神异之士,那伴随着借马之事, 那王离就是真的感觉人如在身边了。
    虽然,人本来就在身边。
    眼下王离当即叫住了林朝,“林朝!”
    闻声, 林朝回过神来, 看向那边。
    王离快步走了过来,“你也是来品尝鱼脍的吗?”
    “?”林朝, “鱼脍?”
    “这里的鱼脍可谓是一绝!”王离见林朝这个样子, 顿时感觉他可能不知道, “冰寒悠凉, 片如蝉翼, 味鲜酱好。”
    “莫说整个咸阳了, 怕是关中之地, 天下之地,都少有更好的了。”王离俨然就是推崇备至。
    “你喜欢这个?”
    “我还行, 相比较生的,我更喜欢熟的。”王离道。
    闻言,林朝点了点头, 然后就听见王离继续道,“是我爹喜欢这个。”
    【王贲,喜欢这个?】
    “我爹特别喜欢这个!没事就喜欢吃鱼脍,故而这经验,可谓是很足的。”
    【啊……】
    林朝的声音带着说不出的感觉,像是感慨,也像是恍然大悟,又好像是带着几分叹息。
    “鱼脍之美味,古来为上!”王离甚至道,“说来,你要不也一起尝尝。”
    “不了,我还有事,我就不吃了。”林朝道。
    闻言,王离有些失望,不过到底还是道,“那等以后有时间,我再请你尝尝!”
    “就当谢你之前借马试鞍的事了!”
    “不用谢什么,算不得什么。”林朝说着顺便提醒了一声,“鱼脍虽好,但此物还需适当,听说多吃,贪凉,贪鲜,于脾胃不好,身体有害。”
    说完林朝就和王离告辞了。
    人群熙熙攘攘,叫卖声,谈话声等等合在一处,看起来热闹极了。
    只不过,王离刚刚转过身就听见耳旁有一道清晰至极的声音落下。
    【我大概知道为什么王贲死得有点早了。】
    王离:???!!!
    此时此刻,王离的脑子里面,只剩下了一句话——
    王贲,死得早。
    远处刚刚听见林朝动静,往这边走的王贲也直接是脚步一顿。
    王离站在原地整个人都不好了,目光直晃晃得王贲。
    “爹?”
    王贲也愣了一下,但是看着王离这个样子,到底道了一声,“爹这一辈子,东征西讨,至今封侯,更有你这等儿子,此生无憾矣。”
    王离听着这话,霎时间甚至眼泪都在眼睛里面打转,王贲可是少有夸赞于他的时候,更别提说这种话了。
    如果不是眼下这个局面的话,他会更高兴些。
    不过感动是感动,王离深吸了一口气,“爹,是不是有关于那个鱼脍?你若是不吃鱼脍,会不会就不这样了?”
    “征战沙场,到底作下了不少病,很多东西,也无须看得那么重。”王贲看着王离,语重心长。
    王离闻言,那眼泪更加打转了,“爹,我回去给你再找大夫!”
    “一定能够找到神医,我一”
    这边正说着,那边就听见林朝继续道:
    【原本我以为是因为王贲征战沙场的缘故,作下了不少的病,导致死得早。】
    【现在看来……】
    【这是征战沙场,让王贲活得更久了啊,歇下来,才导致了王贲的早死啊。】
    “……”王贲。“不是说陛下要征百越,打胡人吗?我下次去请命。”
    王离看向王贲,那眼泪也不打转了,就差再憋回去了。
    而王贲面色不改,充斥着严父威仪。
    “他也没说是鱼脍的问题。”
    “而且,吃鱼脍的这么多,你看谁死了?”
    “古来圣贤,皆尝过,你怎能赖到鱼脍之上?”
    “他其实刚刚”
    “我没听见。”
    【合着王贲这走的这是陈登的路子啊。】
    【王贲应该又称之小陈登,哦不对,应该是陈登称作小王贲,大家都是生鱼片爱好者。】
    “爹,这回说了。”
    “陈登是谁?”
    “小王贲。”王离下意识直接道了一声。
    ……
    ……
    “小兔崽子,你是不是皮痒了?!”王贲脸色一沉。
    “爹我错了!我不该直呼你名!”
    “晚了!”
    而也就是在不久之后,王贲也对上了王翦的目光,被揍了一顿,体验了一下深沉父爱的王离就站在王翦身边。
    “……”王贲,“王离!你给我”
    话音未落,就听见那边王翦一拍桌子,霎时间,王贲没动静了。
    “孙儿,你先出去,祖父有事同你父亲讲。”
    闻言,王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接跑了,王贲连王离一点衣袖都没抓着,当然,很快王贲也就来不及管这个了。
    当然,这个就是后话了。
    林朝那边走了有一会儿,也意识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
    有冰啊!
    这边有冰啊!
    而且是现成的!
    林朝没走多远,直接又回头过来,就地买了冰连同冰鉴一同带走。
    不久之后,黑大爷过来的时候,林朝已经功成,碗里乘着酥山,奶香带甜,可谓是极为不错。
    而且重点是,吃这个还不占地方。
    饭前饭后都能来点。
    黑大爷对此评价极高,顺便做了一大桌子菜。
    顺便,林朝带了一句,“黑大爷,你看重的那位,好像入选了。”
    “嗯?”黑大爷顿时看向林朝。
    “如果没问题的话,应该要入职了。”林朝道。
    “真的?”
    “真的。”林朝点头,“国馆需要的人,好像不少。”
    “那,秦墨的人……”
    “这个我不知道,但是直接说自己是墨家的,我知道有不少。”林朝道,“只在儒法之下。”
    “儒……等等,法家?”黑大爷愣了,“哪来这么多法家?”
    儒墨乃是当世显学,人多很正常,虽然这个墨明摆着是秦墨,但是法家???
    这个就得问朝堂上的法家学派之人了。
    儒家、墨家,的确是当世显学,但是法家在秦国耕耘了多少年了?!
    而且还是那种手握大权的那个。
    这种情况下,为了避免以后被儒家偷家换本,法家学派的弟子在朝廷官员的努力下,直接往国馆里面塞。
    虽然说是以荀子为首,但是我们法家弟子,别的不多,但是派来的人绝对多!
    按照林朝的话讲,这个就叫做力大砖飞。
    有什么问题吗?
    一看就没问题!
    在不懈的努力之下,法家弟子官员直接在国馆之中占据了极大的比例,可以说,要不是荀子终归算是儒家大儒,吸引了不少儒家弟子,要不然今天这国馆第一家是谁那还说不准呢。
    也就是韩非不去国馆任职,把更多的念头都落在修史之上,要不然,他们真想把韩非也弄到国馆去。
    可惜了。
    不过看看荀子——
    顿时不可惜了。
    荀子当道,那以后,若是国馆真的彻彻底底成为第二个稷下学宫,那我们法家肯定有源源不断的弟子加入!
    想到此处,不少法家官员都很高兴。
    就像是当初真的见到荀子入咸阳时候那么高兴。
    唯一不好的是和儒家弟子吵这件事的时候,被荀子听见了。
    荀子对于心怀鬼胎的一众下属,面无表情,转身就走。
    原本只是在门口吵,现在?
    成功吵到他眼前皮子底下了。
    没过多久之后,荀子直接去找了扶苏,扶苏看着面色阴沉的荀子,不由得看向了林朝。
    注意到了扶苏眼神的林朝:?
    【长公子看我作甚?】
    扶苏闻声,回过头来看向荀子,“荀子,这……”
    “或许以后就好了。”
    “长公子,觉得好得了吗?”
    扶苏沉默了,“要不专门化个地方?”
    闻言,荀子想了想,最终点了点头。
    不久之后,扶苏开始着手干这件事情,顺便,拉上了林朝,美其名曰,一同看看,卜算天机。
    林朝:???
    【长公子,这件事……合理吗?】
    【在这么大个的国馆里面找个找个地方当论道台用,这要什么卜算天际?】
    【还是说需要禀告陛下吗?】
    林朝悟了。
    扶苏开始后悔,但是后悔已经晚了。
    当天下午的时候,林朝就直接出现在了咸阳宫中。
    为了避免林朝扯的太离谱,扶苏想了想也直接跟了过来,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关于那天下富户的事,他想要再禀父皇。
    此事到底还未开始,终归还是有些空子的。
    而且还有林朝,或许是一个加成……吧?
    再者这是正事,当着父皇的面,显然没什么问题。
    “如暑得凉,五姓咸和,百事俱昌,德位高壮,蔼密即吉,天下昌平,万世起兴。”
    林朝的声音坚定,顿挫有致,好像很有道理。
    如果,林朝不是照本宣科,哦不,照着画面直接复读的话,就更好了。
    嬴政听的面无表情。
    嬴政听了好一会儿,伴随着林朝复读结束,方才道,“扶苏,你们二人就是只为此事而来?”
    “臣还有一事想要禀告父皇。”
    【哎?原来有事吗?】
    “说。”嬴政面无表情。
    扶苏拱手道,“关于迁富户入咸阳一事,切莫不可如李丞相所言,天下本不太平,事当做,却不可急,秦法严明,此事却无法度做规,行事之中,怕是多有空隙,若是单独立法,恐对日后有所波折,但若不立,就应缓行,慢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