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 叶薇要结婚了。
其实杨征明早在去年年初,就向叶薇求婚了,但当时两人都忙,就没把婚期给定下来, 想着等有时间再说。
去年也是明拓房地产发展的关键时期——
杨征明之前的公司, 是从他和王浩名字中各取了一个字组成的。
虽然杨征明无所谓公司叫什么名字, 当初这么取名也是图方便, 但他和王浩拆伙前闹得比较难看,所以拆伙后他决定把公司名称改掉。
而新的公司名,正是明拓, 取开拓的意思。
至于去年为什么关键, 也和他跟王浩闹掰拆伙有关。
拆伙以后,杨征明和王浩很快断了往来。
这并非杨征明有意为之, 而是他和王浩虽然认识近二十年, 可以说是一起长大的,但他是后来随母亲来到的沪市。
落户后又接连被父母抛弃,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不管是弄堂还是学校里的同龄人都不怎么愿意搭理他,甚至有些人以欺负他为乐。
成年人呢总是嘴上说他可怜,实际行动又处处透着看不起。
所以他和弄堂里的街坊邻居关系都不怎么样,等到他从老房子搬出来,大家就不怎么联系了。
至于公司员工,也早在他们拆伙时分了两派, 王浩的人要么跟他走了,要么被杨征明开了。
就算员工之间还有联系,留下的员工都知道他们闹掰的事,不会随便在他面前提起王浩。
自然而然的, 两人几乎断了联系。
所以杨征明是前年年底,才知道王浩跟给他们使了不少绊子的李老板,搅合到了一起的事。
有时候杨征明也闹不明白,为什么李老板会这么恨他。
说起来他和李老板其实没什么仇,只是凑巧买了相邻的两块地,又前后脚在那两块地上盖起了楼盘。
等到楼盘开售,他公司因为以前积攒的好口碑,楼盘卖得很不错。而李老板因为名声不太好,楼盘无人问津。
李老板不知从听说消息,得知自家楼盘销售不佳,是因为杨征明请人做法,吸了他楼盘的运气导致的。
杨征明认为,但凡是个有脑子的人,应该都能想到这事谣言。
但李老板不知道是脑子被狗啃了还是什么原因,认定了这是事实,开始各种针对杨征明名下,当时还叫明浩房地产的公司。
当时恰逢周海兵针对杨征明,所以李老板使的那些不入流的手段,对明浩房地产造成了一定影响。
不过杨征明知道,当时明浩遭遇一系列困难的根源是周海兵,所以他虽然觉得李老板的手段有点烦,但事情解决就算了,没怎么反击,重心都在对付周海兵上。
等周海兵被送进监狱,李老板又消停了下来,杨征明就没理会他。
随着后来楼盘封顶建成,明浩房地产转去开发其他楼盘,杨征明就以为他和李老板这点恩怨已经过去了。
谁想他这个受害人不计较,李老板这个害人的却恨上了他。
他再次注意到李老板,是因为对方又在他公司楼盘隔壁开发了个新楼盘,而且这个新楼盘不管布局和楼房样式,还是广告宣传,都和他公司开发的楼盘几乎一模一样。
调查之后,杨征明才发现,王浩离开明浩房地产不久,就跟李老板凑到了一起。
而这个楼盘,就是他们合伙开的公司建的。
知道这件事的瞬间,杨征明心里的感受有多复杂,可想而知。
其实杨征明想过王浩会恨他,虽然他已经很给对方留情面,没把人真的送进监狱。但发达以后,王浩已经很难再看到别人的好。
何况王浩对杨征明早有意见,如今闹掰,自然只能看到他的无情。
他也想过王浩可能会报复他,但他心里,始终存了一丝期盼。
他希望自己想错了,是他心理阴暗,才会冒出这样的想法,而不是因为他了解王浩,清楚对方就是这样的人。
这份希望,在查到王浩和李老板合伙时破灭了。
失望是有的,但因为有心理准备,这份失望又很有限。于是搞清楚情况后,他调整得很快。
去年一整年,杨征明除了要忙公司的事,还要防备王浩和李老板两人时不时放过来的冷箭。
因为不想一直被动挨打,他也在寻找反击的办法。
反击的办法很多,最简单直接的,私下找人接触他们,引他们去赌。
虽然经过几轮扫黑除恶,明面上沪市已经没有黑恶势力,但地下赌场仍一茬一茬在开着。
沪市这些大大小小的老板还有拆迁户,也始终是地下赌场老板眼里的肥羊。
别的不说,杨征明身边就没少出现各种各样的人,男女都有,男的通常会包装一下,出入都有轿车,还配司机,再逼真一点,会注册个皮包公司,以合作对象的名义接触他。
女的也会包装,但不会包装成女老板,通常是扮成女学生、少妇或者失足少女,估计是这次没上钩,下次就换个人设。
对杨征明来说,前者比后者麻烦,因为后者只要他洁身自好就能避过,但前者不找人去细查,很难发现不对。
不止他,叶薇这两年也遇到不少抱着这种目的接近她的人。
甚至其中还有个长得和杨征明三分相似的,对方估计找人查过他,穿衣打扮无限向他靠拢,本来只是三分相似,包装看着也有五分了。
就是个头矮了点,只有一米七五。
所以在叶薇眼里,那人有些画虎不成反类犬。
以上两句,都差不多是叶薇的原话,杨征明听后,高兴之余又有些危机感,于是找人教训了那人一番,让他把穿衣风格改过来。
简而言之,杨征明和叶薇在这方面都比较自制力,所以将他们当成肥羊的人虽然多,但他们至今没有上当过。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他们的自制力,这些年,杨征明见过的因为黄赌毒而破产,甚至欠下巨债的人只多不少。
他不是很了解李老板的性格,但知道王浩,如果他来找人,肯定能引王浩上钩。
甚至,也许王浩本身就在钩上。
这些办法,杨征明不是想不到,只是他的道德水平也许没那么高,但他始终想要坚守法律的底线。
所以他想到了,却没有这么做,也没有去打听王浩到底在不在钩上。
他最终想到的办法,是离间王浩和李老板的关系。
虽然王浩和李老板因为共同的目标凑到了一起,但他们之间不可能没有隔阂。
站在李老板的角度,王浩以前明浩房地产的老板之一,如果他认定之前开发的楼盘卖得不好,是明浩房地产花了钱,那他就不应该只恨杨征明。
而从王浩的角度看,杨征明带着他从一穷二白,到后来明浩房地产估值过亿,他都能在点点滴滴中认定杨征明独断专行,并心存芥蒂。
如今他带着钱跟李老板合伙,却依然是二把手,无法当家做主,他心里能没有一点想法?
想好办法后,杨征明很快找了个人,安插到王浩和李老板合伙的公司里。
当然,一个刚入职的人,是很难得到两人信任,在中间挑拨离间的。
杨征明也没有把希望放在这人身上,而只是想让对方在关键时候煽风点火,促使王浩和李老板决裂。
等杨征明完成几次反击,并影响到隔壁楼盘的销量后,他觉得时间差不多了,便打电话给李老板。
虽然他们并不对付,但毕竟是同行,难免会在一些活动中碰到,且互相之间关系网有交叉。
所以就算杨征明之前没有存李老板的电话,后面想打听到也很容易。
电话接通后,杨征明没有上来就嘲讽对方,而是说了些冠冕堂皇的话,点出冤冤相报何时了,表达出想要和解的意思,并请对方吃饭。
要是李老板耍得小手段成功了,他可能不会答应杨征明的邀请,甚至会说一些风凉话。
但他的手段不仅失败,连带着楼盘生意也受到了影响,就觉得持这一顿饭也行,说不定能迷惑到杨征明,有机会再给他致命一击。
李老板答应后,杨征明又提出希望能叫上王浩。
李老板闻言愣住,直接问他们不是闹掰了吗?怎么他还想跟王浩一起吃饭?
杨征明苦笑道:“我和浩子认识近二十年,不是亲兄弟胜似亲兄弟,虽然之前有些误会,但其实我一直都想和浩子缓和关系,如果他愿意回来,我随时都欢迎。”
说到这里,杨征明语气明朗起来,“李老板你是浩子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所以我一直都觉得我们没必要闹成这样,你说对吧?”
一听杨征明说随时欢迎王浩回去,电话那头的李老板脸色就不对了。
只是,虽然杨征明觉得他认定楼盘生意不好,是明浩房地产做法导致的是脑子有问题,但他其实不傻。
虽然怀疑王浩没跟他说实话,甚至再阴谋论一点,也许王浩跟他合作,都是为了给他下套。但他的理智又告诉他,杨征明可能是在挑拨离间,话不能信。
因此,脸色虽然难看,但李老板仍扯起唇角说:“是吗?那真是太好了。”
杨征明像是没有察觉到李老板的语气变化,说道:“那这顿饭,你那边叫上浩子?”
“当然,都是朋友嘛。”
……
几天后,杨征明、王浩和李老板凑到了一起吃饭。
虽然杨征明在电话里对李老板说,想修复和王浩的关系,但真到了这一天,他对王浩并不热情。
反而一直在给李老板敬酒,说些类似于“今天过后,大家一笑泯恩仇”、“以后都是朋友,要好好相处,互相照顾生意”之类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