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 帮派震动!山海传奇!八方云集!保护李教授!抵达狮城!
1926年5月30日。
狮城以东的某条街道上,几百人聚集于此,吵得整条街都乱哄哄的。
要是放在平时,绝对没有人敢如此放肆。
因为这里乃是狮城最大的华人帮派-华记的总部驻地。
普普通通的名字,却是南洋无数华人心中的依靠。
华记是洪门在南洋的分支。
当然,这种关系只是一种渊源上的联系,两大帮派其实都是独立的。
和北美洪门的宗旨差不多,华记的口号就是“互帮互助、替天行道”。
其在狮城的唐人街公然竖起“华人保护伞”的大旗,与殖民局暗中博弈。
当地的华人受到不公,第一时间不是找殖民地的巡警,而是向华记求助。
影响力可见一斑。
而今天,南洋各大帮派齐聚华记,这可是几十年都没有的盛况。
今天来到华记总部的,涵盖了整个南洋大大小小数十个帮派。
其中以义兴公司和双旗会的势力最大。
前者雄踞马来西亚的柔佛州,从地下势力到官方合法组织,都有其势力分布。
后者则横跨狮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三地,周旋于英荷殖民当局。
至于帮派们所从事的产业,当然都是欧洲佬看不上所剩下的东西。
尽管如此,却也养活了无数走投无路的南洋华人。
小弟们在一起,很快就混熟了,开始聊天打屁。
“乖乖,今天到底有什么大事?”
“我家老大马不停蹄地从爪哇赶来。”
“我从没见过他那么激动。”
有消息灵通的人说道:
“好像是跟后天的会议有关。”
众人懵逼。
“什么会议?”
“那些科学家们举办的会议吧。”
“靠,那跟我们这些大老粗有什么关系。”
“难道是让我们去当保镖啊。”
此刻,华记总部的一间豪华房间内。
这里本来是华记召开帮派高层会议的地方,今天却用来招待远道而来的各位龙头老大们。
巨大的圆桌旁,围坐着十几个人。
其中以三人的气势最为显著。
主座上,一人年约50岁左右,身材魁梧,形容彪悍。
他就是华记现任帮主:陈锡魁,外号“铁骨发”。
陈锡魁祖籍潮州,本是码头苦力,机缘巧合之下加入华记。
在一次与土著势力的争斗中,悍不畏死,失去左臂。
他以铁钩代替断臂,将发辫盘在头上,从而赢得铁骨发的称号。
陈锡魁是从底层爬上来的,义薄云天。
他上位之后,大力改革,让华记如日中天。
然而,只有他自己知道,他的成功离不开婆罗洲那个男人的支持。
虽然帮助他的只是对方手下的手下,但他一直深记心中,涌泉相报。
而现在,机会来了!
陈锡魁的左手边是双旗会的老大黄广海,右手边是兴义的老大郑万隆。
此刻,会议还没有正式开始,但是性子急的黄广海忍不住问道:
“老陈,到底有什么天大的喜事,现在可以说了吧。”
“我可是放下手中的所有事,从爪哇岛赶来,你不能让我失望。”
陈锡魁环顾一圈,笑了笑,说道:
“再等等吧,还有贵客未到。”
话音刚落,一道年轻稚嫩但又沉稳的声音炸响在房间内。
“抱歉,我来晚了!”
陈锡魁闻言,“噔”的一下站了起来,连忙走上前,哈哈大笑道:
“不晚不晚。”
“宝庆兄弟,就等你了!”
“知道你是个大忙人。”
说罢,他拉着对方的手,向众人说道:
“各位,我介绍一下。”
“这位是山海帮帮主谢宝庆。”
哗!
众人皆是一惊!
最近声名鹊起的山海帮,在南洋范围可是闯下了偌大的名头。
没想到帮主如此年轻。
“乖乖,看着也就二十多岁吧。”
“陈老大竟然对他那么客气。”
“这个谢宝庆到底是什么来历?”
郑万隆眯着眼,他倒是知道一些内幕消息。
谢宝庆可以说是帮派中的另类,因为他是文化人。
对方毕业于婆罗洲,具有初中学历。
这在南洋的帮派圈子里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在普通人的印象里,只有活不下去的底层人或者犯了事的人才会加入帮派。
初中学历到哪都能混的非常好。
而且学历高或许并不是一件好事。
然而,读书非但没有让谢宝庆变得呆板,反而让他的身上多了一种特殊的气质。
野蛮与文明,理性与狂暴,交织成极具冲击力的个人魅力。
谢宝庆今年只有25岁,却已经是一派之主,威名赫赫。
只是,郑万隆很不解。
“读书人为什么要混帮派?”
“他图什么?”
陈锡魁曾经同样问过这个问题。
谢宝庆是这么回答他的:
“我不是读书的料子,看到书就头疼。”
“我喜欢那种惊险刺激的生活,而不是皓首穷经地研究学问。”
“当初要不是校长鼓励我,兴许我还在继续上高中呢。”
“当然,读书没什么不好。但是帮派对我来说,可以更加地海阔天空嘛。”
陈锡魁闻言震撼。
他早就知道谢宝庆不简单,没想到对方竟然得到过李教授的指点。
两人当即成为知己。
谢宝庆向他透露出更大的野心。
“南洋只是我的前站。”
“我的目标永远是那块大陆!”
“我要用我自己的方式,为国家出一份力!”
“这个世界,总要有人干些黑暗的事情。”
陈锡魁顿时敬佩不已。
“好兄弟,你是这个!”
他知道,眼前的年轻人境界太高了,已经不能用普通帮派的标准去评价了。
此刻,陈锡魁拉着谢宝庆的手坐下,然后他才回到主位。
他红光满面,极为开心。
“诸位,这次邀请大家前来,确实有一件大事商量。”
“大家应该知道,李教授将要来到狮城的消息吧。”
众人纷纷点头。
在座的人虽然都是混帮派的,但是对享誉全球的李教授并不陌生。
因为他们经常要和山河集团打交道。
山河集团的背后大佬就是李教授。
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山河集团已经成为南洋当之无愧的巨无霸公司。
产业遍及各处。
而且不知什么原因,山河集团非常照顾他们这些帮派,经常会给一些有偿的订单。
从木材到金属,到橡胶到草药。
很多分散的需求,山河集团都会外包给南洋的各大帮派。
如此一来,大家都能挣到钱,自然感恩戴德。
最重要的是,山河集团甚至能为帮派搞到军火。
但这就属于高度机密了,没多少人知道。
陈锡魁继续说道,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
“我得到准确的消息,李教授明天就会到。”
“而且他想私下里和我们这些帮派人士聊一聊。”
轰!
全场震撼!
所有人瞪大了双眼,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天啊!”
“怎么可能!”
“陈老大你不会拿我们寻开心呢吧。”
“李教授是何等人物,他会见我们这些泥腿子?”
众人议论纷纷。
唯独谢宝庆淡定从容。
因为这个消息就是有人让他告知陈锡魁的。
他虽然弃文从武,但是依旧属于婆罗洲一脉,在那里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李奇维甚至亲自给他评语:天生我材必有用。
谢宝庆永远不会忘记!
黄广海和郑万隆神色兴奋。
作为南洋最大帮派的老大,他们自然知道一些不为人知的消息。
李教授在北美洪门总部,那可是大佬级存在。
这身份放在南洋,真要论谱,绝对是前辈中的前辈。
不过,他们并没有主动对外宣扬此事。
作为人精,二人知道涉及大佬的一切消息,都不能多嘴。
他们二人受到山河集团的好处最多,早都想结交李教授了。
哪怕说上一句话都行。
但他们自持身份低微,从来不敢奢望。
没想到今天天上竟然要掉馅饼了。
“陈老大,千真万确吗?”
陈锡魁微微一笑。
“千真万确!”
“这其实是宝庆兄弟带来的消息。”
“他的话,你们可以无条件相信。”
哗!
众人心头震撼!
这一句话透露出的消息可就太多了。
眼前这个其貌不扬的年轻人,竟然有如此大的背景。
难怪能在南洋混的风生水起。
谢宝庆只是略微点头,没有继续解释,他并不想喧宾夺主。
很快,房间内的气氛更加热烈。
能和李教授搭上话,那是何等的荣耀。
最关键的是,他老人家只要一高兴,山河集团稍微漏点指甲缝,都够在座所有人吃的饱饱了。
在外人眼里,李教授是大学者大科学家,在他们眼里,李教授就是财神爷。
虽然这些帮派老大们也觉得这样有点势利。
但是没办法,要让他们聊科学,那比杀了他们还难受啊。
陈锡魁接着说道:
“众所周知,李教授曾经在狮城附近的海域遭到了樱族的刺杀。”
“这一次,他踏上狮城的土地,我们绝对不能允许再次发生这样的事。”
“虽然李教授有自己的安保团队,但我们也要表明自己的态度。”
“因此,我提议,从现在开始,华记还有诸位带来的兄弟们,要时刻警惕可疑人员。”
“把兄弟们分散在狮城各处,随时打探消息。”
黄郑二人当即表态:
“我同意。”
“李教授为我们南洋华人做的贡献太多了。”
“在座的应该有子女在婆罗洲上学吧。”
“这样的大人物,绝对不能受到任何伤害!”
“我可信不过殖民局那些人。”
“樱族狼子野心,什么事都能做得出来,必须提防。”
接着,大佬们你一言我一语,全都表示支持。
这个任务的难度和付出跟回报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
这时,有人忽然问道:
“到时候,见到李教授,我们应该谈什么啊?”
“我可是大老粗一个,只会写自己的名字,不会惹笑话吧。”
众人哈哈大笑,纷纷打趣。
陈锡魁笑道:
“我相信李教授不会和我们计较的。”
“说实话,我现在也很紧张。”
“李教授那样的大人物,放在古代,那就是和孔圣人比肩的存在。”
“我也很好奇他会说什么。”
“但不管怎么样,我认为只要展露真心,就没有问题。”
众人点头。
真诚永远是必杀技。
他们身上没有任何值得李教授看重的东西,又何必患得患失呢。
接着,郑万隆提出了一个有意思的问题。
“我们应该称呼李教授什么?”
“我觉得称呼李教授有点不太好,不适合我们的身份。”
陈锡魁神色一动,他倒是没有考虑过这个。
李教授的身份有很多。
但是好像每一个都与他们这种帮派人士不搭边。
至于对方洪门大哥的身份,陈锡魁也知道,但是他不敢主动提。
大人物的心思,没有谁能猜透。
就在众人七嘴八舌地给出建议时。
一直没有说话的谢宝庆开口了。
“称呼李师吧。”
哗!
众人惊奇。
通过刚刚的铺垫,已经没有人敢小看年轻的谢宝庆了,对方是绝对的潜力股。
对于他的话,大家都很在意。
陈锡魁率先笑道:
“宝庆兄弟这个提议好。”
“叫李师,既不显得我们谄媚和无知,又能突显出李教授万世之师的身份。”
“这是教授所不能体现的。”
“我们虽然是帮派人士,但也从山河集团那里学到了很多,完全可以自封为李教授的学生嘛。”
经过他的分析,大家纷纷叫好。
开玩笑,谢老大唯一的发言,大家当然要给面子。
而且,这个称呼确实非常贴切。
最后,一群人又商讨了各种细节,一切都为了明天的完美。
这就是李奇维如今在南洋的威势。
他的一举一动,都牵挂着无数人的内心。
——
1926年5月31日,上午。
李奇维带着庞大的婆罗洲科学团,顺利抵达狮城。
此行,他还带上了两位夫人和承道承德兄弟俩。
他刚一出现,就受到英国驻狮城殖民总督金姆森的热情欢迎。
“欢迎您,布鲁斯教授。”
“您的到来,令狮城充满了知识的气息。”
金姆森笑的非常开心,举办这种超大型学术活动,也是他的政绩之一。
李奇维说道:
“感谢你的支持,金总督。”
“我想带着我的夫人先逛逛狮城。”
金姆森笑道:
“那我就不叨扰了。”
双方寒暄过后,李奇维开始他的狮城之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