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04章 琵琶拂穴,骑鹤南下

作者:佚名字数:2931更新时间:2025-11-05 08:43:26
  谢自然暗忖道,不愧是童百熊,果然恣意狂放!
  仗著与东方不败结义之情,行事素来肆无忌惮,放眼神教確少有人能入其法眼。
  他倒不惧此事,有童百熊此言作保,反倒省去诸多掣肘,不必束手束脚。
  谢自然遂又问道:“白虎堂眾终究是神教同僚,若贸然出手,恐师出无名。
  属下当以何种身份介入江南事务,方不显突兀?”
  “这有何难!”童百熊大手一扬,“你如今既为风雷堂副堂主,自有辖制江南事务之权。
  老夫再赐你一道令牌,准你巡视提调南直隶、江西、河南三省风雷堂所属一应教务,可行先斩后奏之权!”
  谢自然闻言暗惊:这岂不是神教版的“两江总督”?
  童百熊竟將三省权柄尽付己手,此番信任,远超谢自然预期。
  “不过你此番南下,须格外留意白虎堂黄衣长老秦伟邦。”童百熊话锋忽转,语气添了几分郑重:
  “此人早年在江西任青旗主,凭战功累迁才擢升为白虎堂黄衣长老,如今执掌闽浙两省白虎堂事务。
  他一身武功与王诚、桑三娘之流不相伯仲,你与之交锋时,务须谨慎。”
  “秦伟邦?”谢自然心念微动。
  此人他確有印象,似是日后梅庄问罪的四大长老之一?
  然在原著之中,较之王诚、桑三娘,秦伟邦倒是个硬骨錚錚的人物,寧死不肯背弃东方不败。
  终被强灌三尸脑神丹,反成了桑三娘投向任我行的投名状。
  思绪未竟,童百熊忽又问道:“教主恩典,许你自择一部秘库功法,你可有计较?”
  谢自然闻言,当即沉下心梳理自身武学:掌有《火云神掌》,剑通《避水》《转轮》《参差》三法;
  暗器精於《四九针》,轻功仗《神行无影》纵横。
  乍看诸艺俱全,似无明显短板,唯品阶高下立判:往昔仗剑称雄,而今江湖剑道名家辈出,已显不足;
  暗器之妙,袭寻常高手尚可,遇一流人物则仅堪牵制;轻功犹有进境,暂无需更替。
  深思至此,谢自然豁然明朗,找到癥结所在,如今所缺者,乃指掌点穴之绝艺!
  现有功夫於此道太过平拙,难成克敌制胜之要诀。
  谢自然抬眸拱手,沉声道:“属下斗胆,欲择一门专修指力的功法。若兼有点穴精要,便是锦上添。”
  “哈哈!你倒脚踏实地,不贪多求全!”童百熊抚掌朗笑,目露嘉许,復又戏謔道:
  “方才见你沉吟良久,还以为你要挑那《太极拳经》,不料竟选了门稳妥的指功。”
  谢自然闻言微笑道:“《太极拳经》乃武当至宝,属下岂敢妄求?纵是总坛將其置於眼前,只怕也难窥门径。”
  此言並非谦辞。
  自武当祖师张三丰所著之《太极拳经》被神教夺得、入藏神教秘库后,歷代教主长老皆曾潜心参详,却无人能尽解其奥。
  其中所载武学至理,乃张三丰百岁后融匯毕生所学精髓所成,玄微精深,晦涩至极。
  纵是武当本派掌门亦未必能尽窥其奥,何况神教中人?
  谢自然有自知之明,深知以自己如今的武学造诣,强习此经反易误入歧途。
  待日后武功能与东方不败比肩时,或许才有资格一探其中真意。
  见谢自然如此清醒自知,童百熊眸中赏识愈甚,探手入怀,拈出两册纸页泛黄的线装书册,腕劲轻送,书册颯然飞至谢自然面前:
  “老夫早料你必择指法,已代为择定,省得你再赴黑木崖奔波。”
  “哦?”
  谢自然心下微诧,探手稳稳接住书册。
  指腹触及封面粗礪的麻纸,垂目便见首册封面上硃砂题写的四个遒劲大字:《黑血神针》。
  “《黑血神针》?”看清书名,谢自然眉峰微扬,语带讶异。
  “正是此功。“童百熊頷首道,“此功虽列顶尖暗器之法,然教中对长老修习向无限制。
  惟须知晓,此针需以特製剧毒淬炼,见血封喉。
  而炼针所需药材皆名贵罕见,寻常教眾无力置办,故唯黄衣长老以上方可修习。
  此籍中所载,不仅有炼毒配方、药材名录,更附一套独门暗器手法。你若潜心研习,不出数月便可臻纯熟之境。”
  谢自然闻言頷首,侧身將《黑血神针》递予映雪。
  映雪会意,素手轻接,纳入袖中,指端微按似在確认收妥。
  谢自然復取次册,甫见封面字样,眸中精光一闪,脱口而出:
  “《琵琶拂穴手》?”
  他倒知道东邪黄药师的《兰拂穴手》,这《琵琶拂穴手》却是头一次听说。
  “你可莫要小覷此功!”童百熊声转沉凝,带著几分郑重:“它虽名带『琵琶』,实则囊括掌、指、袖、臂四途妙法!
  內藏三十六路打穴、封穴、移经、闭脉之精妙招式,实乃神威莫测的上乘武学。
  若练至化境,一拂之间便可令敌穴道错乱、经脉逆冲,瞬息走火入魔,神志尽失,重者爆体而亡!”
  见童百熊对此功如此推崇,將《琵琶拂穴手》的威力说得这般惊人,谢自然收起轻慢之心,正色问道:
  “能得长老这般盛讚,想来必有非凡来歷,不知出自哪位青衣长老之手?”
  “青衣长老?呵呵!”童百熊喉间滚出一声轻笑,眼中掠过一丝不屑,“你这话,可就太小覷此功了!
  其精微玄妙,岂是寻常青衣长老所能企及?此乃上代圣姑『玉面狐狸』的独门绝学!”
  童百熊话音微顿,声调中透出几分慨嘆:“此功原称《琵琶手》。
  如今的《琵琶拂穴手》乃是上任圣姑从琵琶弹奏的指法中化出,將音律琴技融於武学。
  青出於蓝更胜於蓝,创成这套拂穴功夫!
  出手时不著烟火,看似云淡风轻,实藏千变万化,气度閒逸,招式优雅,最重『疾、敏、繚、静』四字要诀。
  你若能潜心参悟,必获益匪浅、受用无穷。”
  谢自然闻言暗惊,未料此功竟出自上代圣姑!
  虽不知“玉面狐狸”威名如何,但能以圣姑之尊推陈致新,演创绝学,必定非同小可。
  然童百熊所言过於玄妙,他仍存疑虑,遂问道:
  “既然此功如此玄奥,不知教中可有人练成?实战之中,究竟威能若何?”
  “哈哈,你倒精明!”童百熊纵声大笑,指著谢自然手中秘籍,语带傲然:“此功传承久远,渊源已难考证。
  但自神教立教以来,除上任圣姑『玉面狐狸』外,再无第二人练成,便是入门都难如登天!
  你可知为何?”
  谢自然眼中掠过一丝好奇之色,拱手道:“还请长老明示。”
  童百熊面上笑意渐敛,语气转深:“只因这门功法不重內力,不挑根骨,唯独一处最为苛刻;
  修习者须时刻保持心境澄明,心无杂念,半点纷扰都容不得。
  可天下习武之人,尤其男子,大多心有执念,或贪功名利禄,或恋权势地位,或爱慕美人红顏;
  有几人能真正做到心静如水、不染尘埃?
  便是少林得道高僧,怕也难臻此境,何况我教中儿女?”
  他长嘆一声,续道:“故而自『玉面狐狸』仙逝后,这《琵琶拂穴手》便一直尘封秘库,束之高阁。
  成了秘库中无人能练的『废功』。
  今日將它交予你,也是见你心性沉静,或许能契合此功的要求,便权当一试。
  若实在难以参悟,日后只需告知老夫,再为你另择功法便是。”
  闻得此言,谢自然心下豁然。
  原来此功竟因心境要求过高而成为绝响。
  但他反倒生出几分信心,歷来这等门槛奇特的武学,一旦练成,威力往往超乎想像。
  便如他那部需“根骨奇佳”才能精进的《神行无影功》一般。
  更何况他身负罗摩內功,对心境的掌控本就远胜常人,未必不能攻克此关。
  谢自然將秘籍郑重收好,神色平静如初:“经长老这般点拨,属下倒生出几分好奇,倒想一试这门功法的玄妙。
  暂且选定它了,若果真无缘参透,再劳长老费心。”
  “好!”
  事既议定,童百熊此番晋中之行已毕,当即起身,未容谢自然多留,便率亲隨逕自离去。
  谢自然偕映雪、王诚等人直送至庄门之外,直至那道魁梧身影没入远山薄暮,眾人方各自散去。
  谢自然却未即刻离去,独倚门扉,遥望四野苍翠,默然沉思。
  忽觉袖袂轻动,映雪已悄立身侧,柔声道:“此番终可安心南下了。”
  “是啊,”谢自然轻嘆一句,“南下之路屡生波折,幸得今日尘埃落定。”
  “何时启程?”
  “迟则生变,明日便走。”
  “明日?”
  “正是。”谢自然负手远眺,嘴角微扬,“且效古人『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之志!”
  ……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